新闻资讯

总金额约344亿元 沪深两市百余家公司获回购增持贷款

总金额约344亿元 沪深两市百余家公司获回购增持贷款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黄灵灵

  申请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上市公司数量正不断增长。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7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披露利用相关贷款进行回购增持的公告近150份,贷款总额约344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央行创设的新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是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创新工具。上市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开展回购增持,显示出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市值管理指引有望进一步推动更多上市公司用好该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上市公司积极申请

  自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后,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双向奔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获得了这一创新工具的支持。 

  截至11月17日,沪市共披露利用专项贷款进行回购、增持公告79份。其中,回购公告有53份,贷款总额为78.69亿元;增持公告有26份,贷款总额为87.25亿元。深市方面,有59家公司披露获回购专项贷款总额134.61亿元,11家公司公告取得增持专项贷款总额43.71亿元。其中,有一家公司既获得增持专项贷款,又取得回购专项贷款。69家公司共取得178.32亿元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支持。 

  从公司类型看,一方面,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回购增持。例如,有“东北药茅”之称的长春高新11月15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回购部分公司已在境内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另一方面,多家民企积极发布新的增持回购计划,有效提振投资者信心。例如,太平鸟于11月14日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太平鸟集团拟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个月,增持总金额为1.5亿元至3.0亿元。本次增持计划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提供的增持专项贷款,其中增持专项贷款金额不超过2.1亿元。

  存续回购增持计划获助力

  业内人士认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作为创新性融资方式,以较低的利率成本,为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增持计划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助于降低其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效率。这一创新工具有望为股市提供长期资金,提高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也为前期已披露过回购增持计划的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加充裕的资金来源,多家上市公司近日发布了增加资金来源的进展公告。 

  例如,中国石化2023年11月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拟通过自身及其全资子公司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资金来源为中国石化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的自有资金。 

  2024年10月20日晚,中国石化公告称,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的通知,中国石化集团与中国银行签订授信协议,获得7亿元的授信额度,专项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在本轮增持及未来新一期增持计划中。相应地,本轮增持中A股的资金来源将由“中国石化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的自有资金”变更为“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的借款”。回购方面,中国石化也获政策助力,

  • 规模骤减!银行二永债发行不“香”了?
  • 周东利辞任“宇宙房企”保利发展总经理,任上销售额冲到第一,但利润大幅下滑
  • 薪酬数据有误!西安银行更正三季报相关内容并致歉 年内10余家上市公司因差错收监管函
  • 国债期货午后跳水,30年期主力合约跌1.13%
  • 黑天鹅一书作者称周一大跌只是开始 英伟达高开后一度跳水
  • 李映军拟任乐山市商业银行行长 原系重庆银行成都分行行长
  • 英伟达最新声明:DeepSeek未来将需要更多英伟达AI芯片
  • 百亿级数据科技央企“打头阵” 锚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目标
  • 远期猪价再破成本线, 2025年生猪养殖业或迎“微利时代”
  • 对原保险代理人利用职务便利实施诈骗问题负有直接责任!通化一保险机构员工被终身禁业
  • 为救业绩科兴制药再砍研发项目,2023年委外研发占比近六成
  • 若羽臣(003010) 深度报告:绽家放量,斐萃初见成效,代运营企稳回升
  • 总金额约344亿元 沪深两市百余家公司获回购增持贷款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