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中经评论:手机进“国补”,会带来什么?

中经评论:手机进“国补”,会带来什么?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年伊始,消费者获得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大幅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两新”是去年中国经济的热词之一。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到《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再到《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在“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下,消费者换购热情高涨。截至2024年12月13日零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实践证明,消费品以旧换新对于满足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带动产业升级、畅通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应当看到,继续实施好这一政策,就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拓宽适用范围,做好补贴资金接续,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本次“两新”政策扩围,针对性非常强。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直接与广大消费者的选择密切相关。以手机为例,其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需求旺盛。2024年1至11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2.8亿部,同比增长7.2%;其中5G手机2.41亿部,同比增长12.0%,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2%。对这一类产品进行补贴,可以让消费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进而拉动整体消费水平。

  消费升级推动产业升级,促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步伐。比如,更多AI技术将加速在手机端落地。目前,AI功能主要集中在高端机型。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不妨在布局AI应用、降成本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随着消费者对于AI技术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由AI引发的“换机潮”何时会出现,没人说得准。但有一点很明确,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进一步看,手机等数码产品进“国补”,还会产生更多利好。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下游因补贴所带来的增长,反过来能够为上游的供应链创造新的增量。此外,当产品需求量不断提高之时,无论是工厂提升产能还是供应商增加订单,对于带动相关领域的就业都会有帮助。

  好政策还要落实好。一方面,要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和产品,确保补贴政策能够真正惠及有需求的消费者。在去年各地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过程中,个别商家存在骗补、套补和突击涨价等行为,“看得见的手”适时发挥了作用,今年也不能缺位。另一方面,要健全回收处理体系。每年已然产生众多废旧手机,今年预计数量只会更多。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挖掘废旧手机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巨大潜力,有待业内各方共同努力。

  以旧换新,“真金白银”惠民利企。不断实现政策与市场的双向奔赴,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可感可及。(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 有利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461.9万港元同比减少35.67%
  • 家电板块异动拉升 春兰股份直线涨停
  • 这只权益资产高配科技板块的偏债混基金,近一年业绩超16%
  • 小摩:维持银河娱乐“增持”评级 降目标价至46港元
  • 禾赛涨超5% 与Embotech AG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彩生活拟按“4供1”基准进行供股
  • 默沙东预防性长效单克隆抗体clesrovimab上市申请获FDA接受
  • 叫板美国国防部,这家中国企业真的赢了
  • 塞力医疗:公司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推动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创新和落地
  • 大摩:上调华虹半导体目标价至32港元 评级“增持”
  • 呼应埃隆·马斯克倡议,“政策币”BabyBoomToken(BBT)挑战低出生率问题
  •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首席资讯日报
  • 中经评论:手机进“国补”,会带来什么?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